大众小说网 > 后晋霸主 > 第八十二章陶侃封侯

第八十二章陶侃封侯


  江东建康琅琊王府........

  张典华神色恭敬的踞坐在下首,他身资挺拔,虽满面的旅途疲态,却精神懿铄,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。

  “琅琊王驾到!”门口传来了一声宦官尖锐的嗓音。

  张典华赶紧站起身来,走到了案几一旁,俯身跪迎,低头叩首。

  “扬参见主公,今幸不辱命,完成出使之事,特来回禀”

  门口在两个宦官的开道之下,一个四十岁左右,身着玄黑色蟒龙袍的中年人走了进来。

  他径直走向了上首,端正的踞坐下来,伸手虚扶起张扬,笑道:“典华一路劳苦,待本王跑了一趟,快快请起,本王有许多问题相询”

  “诺,扬必知无不言,尽告知主公!”张典华从地上起身,上身挺直的坐在了原来的座位上,等待着琅琊王的问询。

  “此次犒劳三军,另一个目的是想让你打听陶侃此人,性情如何,才干如何,能否为本王所用!你可曾打探清楚?”琅琊王司马睿目光炯炯的看着张典华问道。

  “回禀主公,扬在广州苍梧逗留了十日,对陶侃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,此人确有大才,尤擅领军作战,以数千兵马就能击溃杜弘与山越数万联军,军中更是有朱伺这般万军当众能取上将首级的猛将!”

  “那此人对我大晋忠心否,可堪重用??”司马睿追问道。

  “扬多日观察,陶侃此人心念北伐,与晋阳越石公一般,若是大王稍露北伐之志向,陶侃此人必为大王所用!”

  “如此甚好,除此之外,典华在广州还有什么其他的见闻吗?一并说来与寡王听听,这些时日寡王在建康城都快闷出病了”司马睿笑着说道。

  “主公镇守建康,御守江东,为我大晋保留最后的龙脉,功在社稷啊!说起来,确这此扬碰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家伙,他是陶侃收的一个关门弟子,如今方才十四,此番竟然生擒杜弘,立下战功!”

  张典华想起来了陈庭,开口向司马睿介绍道。

  “噢,寡王还记得,陶侃的报捷文书中提到了生擒杜弘之人,还为他求了一个军司马的官职,可是此人?这陶侃奏报中有私心啊!”司马睿眉头一皱,突然想起了之前的事。

  “大王勿怪陶公,实在是他这个弟子确有本事,所以他才有了扶持之意”

  张典华便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家将与陈庭相斗,不出十个回合就被打败,又说了陈庭随口几步之内吟出的一首诗,听的司马睿眼中异彩连连。

  “看来这个陈庭少年便有大才啊,假以时日,能堪大用,罢了罢了,给他一个军司马也无妨了,等过些时日,看看有没有办法把他调到建康来,我倒想看看这个武能生杜弘,文能几步做诗的少年郎”司马睿突然心情大好,对千里之外的陈庭愈发的好奇了。

  两人又交谈了许久,张典华才告退离去。

  司马睿在张典华走后,独坐在案几之前沉思了片刻,对着身旁的主簿命道:“拟我王令,封广州刺史,平越中郎将陶侃,柴桑侯之爵位,食邑四千户,进号平南将军,加都交州军事!”

  远在千里之外的陶侃还不知道,这个自己并不太喜欢的张典华的一番话,让司马睿生出了重用他的心思。

  广州苍梧荆州军大营......

  “全军听令,雁形阵,进!”

  高台之上的旗手挥舞着手中令旗,数千荆州军在各自上官的指挥之下迅速切换着阵形。

  同在高台之上的陈庭看的很是入迷,只见大军由原来的方阵迅速的变化,变成了一只生有双翼的鸟状阵法,左右军构成了两只翅膀,中军则成了鸟身,先锋军成了鸟首,令行之下,玄鸟不断的往前进击,远远的看上去就像是一只真正的猛禽一般。

  “此雁形阵用来包抄迂回的阵型,但是后方的防御比较薄弱,后方的雁尾是保护两翼和后方的安全,防止敌人迂回,如果两翼是机动性比较强的骑兵,则在静止时,可获得处于中央步兵的保护与支援,而又可发挥进攻骑兵的威力,增加突然性。”一旁的老师陶侃不耐其烦地解释道。

  “变阵,锥形阵”

  大阵又是一番变动,变成了一直锐利的尖锥一般的阵形。

  “此阵尤擅突破,精锐的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敌人,突破、割裂敌人的阵型,两翼扩大战果,最重进攻,可惜我荆州无马,若能组建一支万人骑兵,不须其他阵法,只需一个锥形阵就能横行长江以南!”陶侃有些遗憾的说道。

  陶侃带着陈庭在军中四处观摩,让他接触到了军队之中的各种事情,更是一连带他看了好几日的军阵演练。

  以前,陈庭对于古代战争的理解,还停留在斗将,埋伏之类粗浅的层次之上,更多的古代的阵法当作一种花式的东西,但是接触的越深,越发现阵法的博大精深。

  两军对垒,阵法的选择跟掌握,很可能将会成为决胜之机,高深的阵法不仅涉及到站位,还有各种兵种的配合,能够最大潜度的发挥军队的战斗力。

  例如著名的马其顿方阵就曾横行欧洲,通过各个兵种的配合,达到单兵种作战所无法到的程度。

  “好好观摩,过些时日我要考核你,这些都是为将者最基本要掌握的东西,不是樟朱伺一般冲到中军,就能轻易打赢一场战争的,未来,你如果面对胡人,他们铁骑,人马相连,个人的武勇又有何用?”陶侃丝毫不在意旁边朱伺的想法,严肃的教育道。

  旁边朱伺有些不服,小声的反驳道:“陶公你这么说我就不对了,我没跟胡人打过,你怎么知道我不能打赢!”

  陶侃没有理会朱伺的小情绪,对陈庭继续说道:“你要记住,精兵,永远是一个将领战无不胜的保证,纵然是兵圣兵仙,孙武韩信之流,也需用心练兵,只有见过血的老兵才是为将者的利刃!”

  陈庭点了点头,他知道老师陶侃如今传授的每一点都是他从军多年的经验,是他成为天下名将的原因!


  (https://www.xdzxsw.cc/book/101538/5654627.html)


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:www.xdzxsw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dzxsw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