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小说网 > 后晋霸主 > 第十八章吾有三问(3500推荐)

第十八章吾有三问(3500推荐)


  第十八章吾有三问

  本来这章可能写不出来了,因为作者遭遇了一些个人问题,提了一瓶42度酒,打算喝完梦周公的,突然觉得自己应该把小说写了,起码人还要剩点没醒的梦

  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分割线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
  第二日,冯叔与陈虎庭起了个大清早,在郡城里逛了许久采购了两大担子礼物,打算作为拜师礼,这也是陈虎庭的阿母刘氏再三叮嘱的,拜师一定要礼足心诚。

  两人一人挑着一担子礼,一路打听陶侃的住处,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陶侃的府邸。

  “叔父,我们没有走错吧,这房子真是陶府?这也未免太破旧了吧!”陈虎庭瞪大了眼睛,不敢相信,这眼前比周围的民房还要破旧几分的宅子,竟是一州刺史的落脚之处。

  “陶公一向为官清廉,大概这是他在做表率吧!”冯叔也有些咂舌,勉强的解释道。

  陈虎庭强忍住自己走错门的想法,走上前在木门上轻轻叩了叩,木门砰砰响了两声,木头质量还挺好!

  “哈,谁呀,老爷不在,今日不会客!”木门没开,里面传来了像是老人慵懒的声音,伴随着一声哈欠。

  冯叔上前又敲了两下,附门说道:“老人家,我二人从北方而来,有徐州裴刺史亲笔书函,要面见陶公,陶公若是不在,请让我等进门把礼物放进去!”

  “啥刺史?等等,你要送东西,那快进来!”来字还没落下,门已经打开了,一个身形有些佝偻的老者对着门外张望,眼睛在两担礼物上不停的流转。

  陈虎庭和冯叔担着礼物随老者进门,只见院子里几只有些瘦弱的鸡正在觅食,不大的院落里还开了一小块菜地,零零散散的长了几棵青菜,一张席子放在太阳下,阳光一照,黑的有些发亮。

  老者在客厅前拦下了两人:“先说清楚找我家老爷什么事,不说清楚就算你带了这么多礼物,小老儿也不会让你进屋的!”

  陈虎庭跟冯叔舒了一口气,就在刚才他们看老者看礼物的眼神真的以为自己走错了,走到了一个贪官的府上了。

  “我们不求官不求事,只为拜师而来!”冯叔放下担子行了一礼,解释道。

  “哦,拜师,那我可以放心收下不挨骂了,不过我事先说好,礼物我替老爷收下了,事情成不成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,拜不成师,礼物我也不会退给你的!”老人的眼光狡黠的闪了闪,看向礼物的眼神完全就跟看自家东西一样了。

  “那就有劳长者转告了,不胜感激,小小礼物何足挂齿,待到事成之日,还有厚礼酬谢!”

  冯叔见他口气软了,愿意收下礼物,心头也是一喜,连忙答谢。

  “来来来,把礼物放到这里,小心点别磕碰到了”老人兴高采烈的指挥着两人把礼物放好,绕着转了两圈,似乎在宣示礼物的新的所有权。

  “阿爷,不知道陶公什么时候能回来,能给我们个准信嘛?”陈虎庭一脸乖巧的问道。

  老人似乎没听到一般,犹自打量着礼物,努力分辨里面都装了何物。

  陈虎庭有些尴尬,自己敢情这卖的一手好萌,对着老人半点用都没有啊,人家心思压根不在他身上。

  “咳咳,老人家,我们下次什么时候送礼物过来方便啊,陶公能在?”冯叔笑着问道,在礼物二字上还加强了语气,顿了顿。

  “三四天后,陶公应该就回来了,记得带礼物来拜见!”老人这次听的很准,回答的也很快。

  出了陶府的大门,陈虎庭脑子仍然有点懵懵的,这贪财的老头真是陶公家的管家,没弄错吧?

  “陶公果然清廉啊,今日一见他的老仆,果然名不虚传,越石公在这一点上也不能及!”冯叔在路上赞道,眼神里流露着钦佩。

  “叔父,我怎么感觉这老仆身上半点也没有清廉之气啊”陈虎庭有些苦笑不得。

  冯叔摇了摇头,叹道:“我说过凡事不能看表面,今日一见那老仆,他脚步之间虚浮无力,又无疾病,这必是断粮饥饿所致,门内几只母鸡也是骨瘦嶙峋,家中定然无谷,如此境况老仆仍然不吃母鸡,坚持求官办事之人礼不受,忠厚之辈啊,由此可见,陶公之品行名不虚传!”

  陈虎庭听完心头剧震,回忆着刚才的一切,似乎事情的真相与冯叔推理的不谋而合!

  三日之后,两人重新购置了两大担礼物,准备重新拜见陶侃。

  到了陶府门前,大门依旧紧闭,叩门之后,老仆一脸喜色的开了门,把两个财神请了进去,不,是两个客人。

  一进院子,陈虎庭就听见呼啸的舞剑之声,击空有音,闻之铿锵,定睛一看,一位老者裸着一条臂膀,衣袍卷起,手持一柄寒光凌冽的宝剑,上下翻飞,如同一条白练在手,惊起锋鸣声一片。

  老者高冠束发,一双丹凤眼精光偶现,浑身肌肉虬结,削瘦的的身体内似乎藏有神力,行走之间,虎踞龙盘,威严摄人。

  在院子里站立了片刻,见老人一套剑法舞完,穿好了衣袍,冯叔上前从怀里掏出来一份书信,弯腰呈上:“陶公在上,小人晋阳越石公麾下什长冯昌,带徐州裴刺史亲笔书函呈与陶公!”

  “嗯,我跟裴盾小儿无甚交情嘛,听闻他政绩不显,徐州也被他经营的民怨沸腾!”陶侃接过书信,眉头一皱,说出来的话让陈虎庭和冯昌吓了一跳。

  妈的,你跟人没交情装什么大尾巴狼学人写推荐信,印象还这么差,这回被害苦了!

  两人此时的想法惊人的一致,暗自咒骂裴盾。

  “裴盾信中所言的少年英豪,可是你这“”小娃娃?”陶侃扬了扬手里的信,笑着对陈虎庭问道。

  “回陶公,信中所言确实是小子,少年英豪却是夸大了!”陈虎庭当然不会大言不惭的应下了这么高调的评价,赶紧推脱。

  “信中所言我都看了,你想拜师,不是不可以,不过我早年立下誓言,谁能答我三问让我满意,我就收谁为弟子,如今二十载了,至今没人能回答我,我看你年幼,不忍心为难你,你便从何处来,回何处去吧!”陶侃收起了书信,摆了摆手,示意陈虎庭可以走了。

  “陶公,小子千里迢迢而来,一路风尘险阻,如今见到您了,岂有转身离去之理,小子不才,愿闻陶公三问!”陈虎庭心头也有些不服气,问题还没问就让人走,这是哪门子道理!

  “嗯嗯,果然出生牛犊不怕虎,好,今日我便问你这三问,只要你让我满意,我就收下你做我弟子,将一身所学倾囊相授!”陶侃的丹凤眼认真的扫视了一眼陈虎庭,对他的勇气颇有几分赞许。

  “这第一问,我要让你分析下天下局势!”陶侃目露精光,看着眼前的少年。

  陈虎庭思索了片刻,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副天下地图,各个势力盘根交错,一览无余,他整理下思路开口说道:“长安被围,回天乏力,晋朝国祚将断!北地五胡兴盛,南侵无可避免。汉赵刘曜石勒皆是虎狼之辈,野心足兵马精,晋朝之大敌也!并州越石公、幽州段匹磾、凉州张寔不日或杀或降,北地再无义军!成汉偏安一隅,守成有余,进取不成,但又良将取之封侯拜将,犹如路边闲置之物,俯首可得!江东凭长江天险,来日必有真龙在此登位,重掌社稷!”

  “那你观之,汉赵可有机会问鼎中原?”陶侃被陈虎庭一番言论所惊,压下震撼,继续追问。

  “刘渊若能多活几年倒有几分机会,奈何命不久矣!刘聪之辈,残暴有余,胸无韬略,刘曜石勒狼子野心,刘渊在世之时俯身为臣,待其归天之际便是二人反叛之时!其时汉赵三分,龙气逸散,不足以拥天下矣!”

  “妙,娃娃你这番言论神合我心,第一问算是过了,且听我第二问,乱世如何平定胡乱,收复失地”陶侃抚须大喜,他实在想不到这番高论出自眼前小儿之口。

  陈虎庭闭目思考,大脑飞速运转,思考着祖逖北伐,桓温北伐的失败原因,下一刻睁开了双眼,应声答道:“小子以为若要平胡,必趁汉赵分崩离析之际为之,此为良机。长安已是必失之地,晋国为赵所亡回天乏力!待到消息传出,择一良王,拥其登位,陶公从龙之功大焉。如若陶公为主帅,意欲戡乱天下,必先取成汉益州之地,益州天府之国,又兼剑阁天险,此战灭暴国,解民之倒悬,收其民心,修养数年,可为粮仓膏腴。“

  “三年积蓄,三年练军,稳固荆扬江交宁益六州之地,与胡对峙长江南北!外连鲜卑,离间刘曜石勒之辈,时机一到兵发江北。江南励精图治,广蓄钱粮,步步蚕食,先夺徐州全境借徐州水道,打造战船,若有战舰千艘,凭此徐州无虞!以徐州为前沿,精炼兵甲,苦训士卒,胡人多残暴不堪,一旦民心有变,广结义军,大事可期!”

  “此老成持国之言,倒有些不像娃娃说的,不过这番言论确有道理,奈何天时地利人和不全,难也!第二问也算是过了,听我第三问,如何让万民温饱!”

  陶侃的一番话让陈虎庭汗都快下来了,自己总结了千年后历史学家的言论,差点被看出来,自己这个未来老师眼光却是毒辣。

  “陶公这第三问却是最难的啊!土地不抑兼并,门阀千年不衰,万民永世受饥。纵有良策,奈何无名君,言语之间有僭越之嫌!”陈虎庭无奈的摇了摇头,办法和问题他是知道,却不能说,因为这是他一个平头百姓不能多言的帝王之策。

  “无妨,今日此言出得你口,入得我耳,传不出去!”陶侃越发欣赏这个少年了,胸有韬略是一回事,如若再加上谨言慎行,审时度势,前途不可限量。

  “解散门阀,还耕天下!”陈虎庭一字一字的说道,八个字如若泰山。

  陶侃沉默了片刻,突然大笑道:“好好好,今日老夫大喜啊,得此佳徒,一身所学不必带入黄泉中了!”

  陈虎庭闻听此言,也是一喜,冯叔在他身后不做声色的踹了一脚,他一头跪在了地上,突然明白了过来。

  “老师在上,受学生参拜”说完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,触地有声。


  (https://www.xdzxsw.cc/book/101538/5654559.html)


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:www.xdzxsw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dzxsw.cc